[文章] bbc撰文《电竞偶像》:产业需要明星偶像

http://war3.replays.net/作者:


来源:游戏风云比比西博客 IMBABBC.COM

大众网络报专稿

  在2011年7月进行的TGA(腾讯游戏竞技平台)总决赛上,我曾受邀去给TGA的选手们做一个关于选手规范的培训。内容大致是说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游戏玩家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乃至崇拜的偶像级选手。当时参与这场培训的还有中国的电竞旗帜人物—WE.Sky李晓峰。
  虽然那场培训的对象是TGA的选手,但培训的内容对于所有怀揣着冠军梦,有志于成为下一个Sky的年轻人来说,都是有益的。这里就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拿下冠军只是开始
  想要成为一个受人崇拜的偶像级选手,毫无疑问成绩是基础。电子竞技其核心内容是竞技,是以击败对手取得胜利为最高目标的。因此这是个成王败寇的世界,没有好的成绩,是不可能让人信服的。然而拿下足够多的冠军头衔只是成为偶像的第一步。
  如果说成绩是一个选手成为偶像的硬指标,那么他还需要一些软实力。举例来说,Sky能够成为中国电竞的旗帜人物并不只因为他在2005年拿下了中国第一个WCG世界冠军,更在于他在成为世界冠军后逐渐学习的点点滴滴。

自律
  自律是我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因为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其实是最难做到的。大家知道游戏高手之所以厉害,除了天赋之外,大量游戏时间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在成为职业选手以后这样的投入说明选手训练努力,而在成为职业选手之前,这恰恰说明游戏高手对游戏着迷,缺少自律性。
  缺少自律性会成为一名选手成功的最大障碍。
  比如一个魔兽争霸3选手,也很爱玩DOTA,甚至发展到每天玩DOTA的时间超过了玩魔兽争霸3的时间,这无疑是会影响他出成绩的。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魔兽选手中,超过7成的选手都曾经或多或少沉迷过DOTA。
  又比如在比赛的前夜,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选手们无所事事。他们会聚集在其中一个选手的宾馆房间里打斗地主,玩杀人游戏,或者是其他娱乐节目直到深夜乃至天亮。那么次日这个熬夜的选手且不论是否能够发挥出十成的状态,仅仅是在镜头前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就是让人无法赞赏的。
  自律意味着成绩,意味着竞技寿命,意味着精神风貌和公众形象。不客气的说,不懂自律的选手,只能享受短暂的成功罢了。
  保持每天的训练量,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尽量早一些起床,不在比赛期间做无关的事情消耗精力,这就是我每次G联赛决赛期间都会给职业选手们的忠告。

自我品牌意识
  电子竞技的选手最大的品牌就是自己的ID,然而可惜的是很多选手并不拿自己的ID当回事。个人项目的选手还好,据我所知一个魔兽3或者星际选手终其职业生涯只用一到两个ID的要占大多数。而如今的团队竞技项目DOTA的选手们改ID就相对频繁了。有时候换个队伍要改个ID,换个女朋友要改个ID,甚至看了一部新的动漫也要改个ID。改来改去,除了业内的记者编辑,主持解说,恐怕观众是很难记得你。那这个ID所代表的品牌和影响力又何从谈起呢?
  放眼看看演艺圈,成名的艺人会随便改名么?有些艺人本名不响亮,经济公司都要想方设法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更遑论把已经大红大紫的名字丢弃不用呢?
  所以820,830,430,357,257,这些本就相近的ID更不要一改再改了。让观众更容易记得你们,这样你们才有机会成为偶像,成为电竞明星。

细节决定成败
  出色的比赛成绩,良好的自律性,清醒的自我品牌意识,具备了这些,那么可以说这个孩子真的做好成为大明星的准备了。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赛场外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和历练。
  例如比赛前如何引起大家的关注,比赛后如何正确面对胜败,和对手交流应该注意的礼节,面对采访怎样做到对答得体,领奖时如何与颁奖嘉宾交流,怎样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
  简单的说赛前懂得给自己造势;比赛胜利了要喜悦,输了要大方,无论胜负要记得和对手握手;面对采访除了谈论比赛本身要记得给自己,俱乐部和赞助商顺势做些宣传;与颁奖嘉宾交流要大方得体,站要有站相,冠军就要有冠军范儿。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得出的,而这却又是电竞产业的媒体和俱乐部不可推卸的责任。

产业需要明星和偶像
  我们的选手都是年轻的孩子,他们不懂游戏之外零零总总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因此媒体和俱乐部就责无旁贷的需要让他们明白这些道理。
  电子竞技如果将来有产业,那么产业的核心毫无疑问是选手,特别是明星选手。形象积极健康的偶像选手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心和从事这个行业,能够让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接受和赞赏这个行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竞明星的腕儿有多大,就代表了产业有多大,我们需要自己的迈克尔.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