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漠东专栏文章:WCG七年之痒

http://war3.replays.net//作者:


作者:漠东

  WCG一度被看作彻底改变电竞行业的赛事,更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是不知从何时起,风向悄悄改变,人们对WCG前景的怀疑开始逐渐增加,而且开始质疑整个电竞产业的未来。

  不得不说对WCG的质疑有些苛刻,同其它在中国举办的赛事相比,WCG的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这几乎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在今后的几年里,这种情况仍将继续存在。但是,作为电竞赛事曾经的龙头大哥,WCG有责任先接受严厉的拷问,并且给出更好的答卷。所以WCG并不能埋怨大众玩家过分的期望,因为WCG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给予了他们太多关于电子竞技的梦幻,这也几乎是他们能够坚持电子竞技理想的全部精神支柱。WCG的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而且在今后的几年里,这种情况仍将继续存在。

  WCG作为三星公司旗下的赛事,其首要作用是为三星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从2001年到今天,转眼间WCG已经度过了七岁生日,三星也凭借WCG品牌的成功推广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因此也受到了韩国政府的鼎力支持。CPL提出的电子竞技、职业竞技的理念一直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玩家的思想,而WCG是按照CPL的职业竞技理念来执行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WCG这七年,经历了从创建品牌到稳固的市场定位的过程,通过E-SPORTS理念和持续将全球游戏竞技比赛的标准化建立了广泛的与游戏相关的产业内,在玩家的心目是绝对排在第一位的电子竞技赛事。


WCG这项“古老”的赛事已经走到了前进路上的十字路口

  近年来,伴随着电竞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各种新兴赛事强势崛起,WCG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发展策略上也采取了新的思路,这本是正确的选择。但WCG照搬奥运模式采用严格的国籍限制让众多高手望之却步,同时采用的具体竞技游戏项目也是偏向于韩国国内的项目,到了最近两年,甚至开始使用提供赞助的游戏厂商的项目,这些都显示了WCG思维的僵化与发展的局限性。从2004年开始,WCG每年在不同国家的城市举办,再次参考了奥运模式。但由于WCG本身的韩国属性,无法同奥运会的全球属性相比。而且2004年,首次在韩国以外的美国举办的WCG总决赛,因为签证问题导致了大量选手没能参加,给了WCG重重一击。再加上在赛事的组织上无法同其它新兴赛事相比,WCG逐渐显现出了力不从心的颓势。而今年秋天的美国西雅图,如果再次因为签证导致选手质量发生问题,WCG将会受到创始以来最大的冲击。

  在中国,2000年WCG将电子竞技的概念带入了中国;2001年WCG带领着中国电子竞技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并建立了大型赛事的构架范本;2002年,尽管E.zero事件导致各种负面的消息不断传来,但WCG还是凭借强大国际背景和在中国地区的垄断地位迎来了短暂的辉煌,中国电子竞技玩家的“WCG情节”也在这个时期形成。2003年WCG迎来了在中国发展的颠峰,参加比赛的总人数也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数字,虽然中国区总决赛又爆发了关于CS冠军Devil.U为内定的传闻,但Devil.U在压力之下反而杀入了世界八强,最让中国玩家兴奋的是淘汰的对手是韩国队,加上其它项目的成绩都还不错,WCG重新成为了国内关注的焦点;2004年WCG对于中国电子竞技来说是不堪回首的一届,签证风波让WCG遭受了来到中国后最为沉重的打击。


但愿Lyc高举的不是WCG的达摩利斯之剑

  2005年WCG,没有关键词。中国区的决赛依然囊括了中国电子竞技的精英选手,比赛的质量也非常高,但此时的WCG已经太平淡了,我们已经在WCG上找不到一丝往日的激昂和感动。2006年和2007年,WCG将比赛场地放在了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馆,伴随WCG三年的奥体羽毛球馆就此成为一代电竞人的青春的印记。“奥体羽毛球馆”对于中国电子竞技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那条从入口通往场馆的走廊被称为“通向荣耀的走廊”,有很多人都认为那个场地不仅只是一个比赛场地,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当然场地的更换并不能代表什么本质的问题,然而七年来,逐渐走向封固自闭的发展策略却导致了WCG在具体的执行中产生了各种问题。

  伴随着各类赛事的大举进攻,WCG已经不是选手和玩家的唯一选择,虽然WCG本身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其改革措施并不成功。WCG目前依然能够吸引外界的关注,完全是因为其在中国的底蕴深厚,也就是说WCG是在吃老本,始终没有利用自身的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而且因为各种利益和玩家发生冲突,突出的事件表现为:六年来一直困绕WCG的“黑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003年,不顾玩家的强烈反对将部分项目的地区选拔赛改为线上模式;2004年,将星际、FIFA只设立北京一个赛区,成为导致这两个项目在中国没落的重要原因,虽然星际已经通过中国星际玩家的努力和两届中韩对抗赛的影响力实现了自我拯救,但FIFA却因为这次打击和实况的崛起一蹶不振。而一直被诟病的赛制问题在2005以来多次导致负面事件的发生,尤其是2007年WCG中国区总决赛上,几乎幼稚的错误赛制,直接导致了选拔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对WCG的品牌造成了重大伤害。

  赛事主办方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玩家和媒介关心的是公平竞争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很正常,但WCG无法保障玩家的基本权益,双方已经分道扬镳。

  WCG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注重概念,注重话题引导,这本是WCG的优势。但最近几年受其他领域媒体的影响,WCG开始注重炒做。通常外界可能认为WCG的优势在于专业,能够扩大市场,但其实他们就根本不懂市场,不懂营销,而只懂得选准群体进行概念和话题的宣传,这就是为什么现在WCG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是眼球却赚的瓢满钵溢。想想武汉WSVG被那么多人诟病指责,但赚到的钱却可能是一般赛事所难以想象的,如果详细分析这两个案例,也倒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所以说WCG在中国的承办方对于自我的坚持让很多业内人士不解,虽然真正成熟的体育赛事,不会过度的关心外界的怀疑和指责,应该更关心投资商。但对于电子竞技这个不完善的行业来说,大众玩家还是决定赛事成败的重要元素,如果一项赛事的目标是统领中国电竞,那它必定要满足玩家个性化的需求,而不是将赛事个性化。

  脆弱的电子竞技,赛事的崛起和崩溃都是弹指间的事。WCG如果继续安于现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这项“古老”的赛事已经走到了前进路上的十字路口。

  最后说点题外话,这次CCTV新闻频道报道了WCG的一些赛况,而前一段在上海的StarsWar举办时,CCTV新闻频道也是做了简单的报道,这让很多人又开始关心起电视解禁的问题。在我看来,电视肯定会解禁,方向是没有错误的,因为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韩国和德国电视媒体的成功,包括现在美国DirecTV做的CGS联盟,多少都是有些借鉴意义的。人为的政策禁止不可能抵挡得住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既然是人为禁止,那人为解禁就是情理之中了。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改革开放也是几十年更改不了的大政方针,我不觉得解禁是个难事,但是这需要时间,也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